Welcome/ 歡迎。

Welcome. Let us remember the Hong Kong of yesterday and today. 歡迎。讓我們一起記住昨日和今日的香港。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isappearingHongKong
Please like!

Friday 29 November 2013

港•食記-德成號雞蛋捲“恩仇”錄/ Hong Kong Eats-Me And The Egg Rolls


來自南洋新加坡的我,從小到大每逢過農曆新年的時候,都對帶有椰漿口味的雞蛋捲情有獨鍾。

而每一回去香港遊玩,為了'貪'方便,就在機場售賣香港道地手信的店買雞蛋捲回國。
年年來,年年買,味道還是一樣。

直至看了一個介紹香港美食的節目,各位,肯定不是那“雞汁”節目(呵呵!),和閱讀美食書籍,被發現到寶了。

那是德成號家鄉雞蛋捲是也!

去購買這品牌的雞蛋捲,還發生了小插曲,是那種哀求店家賣給我的窘境。

要知道我的《德成號哀求美食記》的話,我會把它寫出來。

Wednesday 27 November 2013

新片速睇-《微交少女》/ HK Film Preview-May We Chat



有看過麥當雄在1982年執導的《靚妹仔》的朋友,要知道在2013年將盡的時候,香港推出了2013年版。電影的片名為《微交少女》。

看了預告片後,覺得難得的地方是找來了在《靚》的溫碧霞和麥德和,來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出。

總覺得,這部《微》所呈現的香港青少年的黑暗面,比起《靚》來還來得更為黑暗。

以下的預告片,不適於乘搭公共交通、在辦公時間以及上課時間觀看,請各位注意。

微交少女 May We Chat 終極預告片

Sunday 24 November 2013

港人消失篇:陳鴻烈(1943-2009年)/ Disappeared Hong Kong People: Chan Hung Lit (1943-2009)


24/11/2009,香港及台灣著名影視演員陳鴻烈逝世。




來源:香港編年史 FB以及互聯網


陳鴻烈為香港及台灣資深影視演員,擅演大忠大奸角色,演技被受大眾肯定,圈外圈內人多
以烈哥和烈爺稱呼他。

19601970年代,陳鴻烈先後加入過邵氏兄弟、麗的電視及香港無線電視。1979年後,陳鴻烈棄影從商十多年。

1990年代,陳鴻烈宣佈復出,為香港無線電視、台灣華視及台灣飛騰拍下多套電影及電視劇集。2003年,陳鴻烈正式回流香港發展,並簽約於無線電視,隨後多以一線身份角色演出,並拍下超過二十套電影及電視劇集。24/11/2009下午4時許,陳鴻烈在拍攝《畢打自己人期間,因心絞痛而暈倒,隨後緊急送往將軍澳醫院急救,不幸延至晚上711分不治逝世。

PS:陳鴻烈(1943 - 2009)享年66歲。


演出作品(僅以香港 / 部份)
1979,楚留香(飾:丁鐵幹)
2004,楚漢驕雄(飾:項伯)
2008,天與地(飾:侯釗平)
2008,黑勢力(飾:張警司)
1995,南拳北腿(飾:陸阿采)
1996,笑傲江湖(飾:左冷禪)
1996,江湖奇俠傳(飾:康熙)
2004,金枝慾孽(飾:孫清華)
2007,溏心風暴(飾:陳國烈)
2008,畢打自己人(飾:閆器)
2008,珠光寶氣(飾:宋世萬)
2008,飛女正傳(飾:容伯駒)
1978,一劍鎮神州(飾:無名客)
2004,大唐雙龍傳(飾:傅采林)

2007,同事三分親(飾:言英明)

港人消失篇:黃霑(1941-2004年)/ Disappeared HK People-James Wong (1941-2004)


來源:香港編年史 FB

天是黃霑先生逝世9週年紀念。

有香港鬼才之稱的黃霑,是香港粵語流行曲著名的填詞及創作人,他一生有很多著名的填詞及演唱作品,而眾多作品中獅子山下和滄海一聲笑應最為人熟悉。他也是一位文化學者,曾出版不少論文及雜文,亦為香港電影及電視文化作出許多貢獻。2001年黃霑不幸患上末期肺癌,他與病魔搏鬥三年多後,於24/11/2004凌晨046分,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逝世。


PS:黃霑(1941 - 2004)終年63



現代新加坡電影在香港的日子/ Modern Singaporean Films In Hong Kong


圖片來源:香港高先電影有限公司、互聯網

今天凌晨,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在第五十屆金馬獎囊括了“最佳女配角”、“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以及“最佳劇情長片”等獎項。而這部電影目前正在香港上映。

這就讓我想起了,11年前的6月,另一名獅城導演梁智強執導的《小孩不笨》則是在香江放映,並且取得很大的回想。

兩部電影,一個在目前為止勝了口碑,一個則贏了利(票房),它們在香港將會和已經為觀眾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消失中的香港》將在稍後為你們分析。


Thursday 21 November 2013

港•影-《狂舞派》角逐金馬獎/ HK Films- "The Way We Dance" Goes To Golden Horse Awards



來臨的星期六,將舉行華人電影界裡的一大盛事,金馬獎。

而在這一屆的入圍名單當中,香港的《狂舞派》被提名並且角逐“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動作設計”兩個獎項。

無可否認地,《狂舞派》是本年度眾多香港電影當中,看完會給予觀眾正能量,並且具有實力的港產片。如果本片能夠摘下“最佳女主角”的桂冠,這對於香港的電影的工業,起了正面的作用,一掃多年來的不景氣。

希望《狂舞派》能夠載譽歸來。

《狂舞派》在第50届金马奖的入围名单:
最佳女主角 - 顏卓靈 (狂舞派
最佳動作設計-麥秋成 (狂舞派

《狂舞派》終極預告片 8月8日 香港主場 全城鼓舞

DoughBoy - 狂舞吧 (電影狂舞派主題曲) Official MV - 官方完整版

Wednesday 20 November 2013

港•粵經典台-林振強填詞的《每天愛你多一些》/ HK Pop Classics- Richard Lam's lyrics "Love You More Everyday


剛過去的周末是有“香港詞神”之稱的林振強逝世十週年。

他遺留下來的歌詞上千首,也寫廣告詞,打油詩也難不倒他。

詞神的歌詞也造就了“歌神”,張學友的歌唱事業。他在1991年替張學友填上日本歌曲,桑田佳佑主唱的《真夏的果實》(電影《稻村珍》主題曲)粵語歌​​詞。而這首歌不僅是張學友的經典金曲,也是很多都市男女的戀愛主題曲。

那就是《每天愛你多一些》。

二十二年過去了,有些人認為這首歌和歌神的另一首歌《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傳奇》,是sweet到爆的歌。在林夕還未出道,黃占開始慢慢淡出之際,香港粵語歌壇經典時期的歌就是令後70後,前80後的香港人和海外華僑,迷戀的歌。

我看,沒有人可以把愛情寫到這麼甜蜜了,除了林振強。

每天愛你多一些 張學友

Friday 15 November 2013

港•電視-窮富翁大作戰III


眾多香港各電視台製作的記錄片中,我滿喜歡香港電台RTHK製作的節目。

尤其是他們剛播映完畢的《窮富翁大作戰III》,令我看完之後覺得香江貴為“東方之珠”的繁華都市,原來很多人不知道社會的另一面是什麼。

本系列節目繼承了前兩個系列,找來社會的成功人士,來體驗低下階層的生活,嘗試通過途徑來改善生活。

這一次po的一集,是飲食集團富二代走進草根階級的生活後,顛覆了其相信自由市場主義的理念,確定“地產霸權”所帶來的壞處,來發動活動以改善社區的生活。

如果要看,要快。不知道,Youtube幾時聽了建議,刪除視頻,杜絕了我們擁有知識的權力。

節目資料
窮富翁大作戰III
播出日期:2013年10月5日至11月2日
集數:5

20131019 RTHK 窮富翁大作戰III 老闆大作戰 - 進擊的霸權

Tuesday 12 November 2013

港樂:側田的“頭條新聞”(2007)


幾天的新聞焦點,放在和香港有藕斷絲連關係的國家,那就是菲律賓。

而通過畫面,我就想起了香港歌手側田在六年前的“側田X港樂管弦樂團”裡演唱的歌曲,「頭條新聞」。

歌詞通過現代都市人每天面對著天災和病毒新聞的無力感,也趁機以男女之間對於感情慢慢地邁向忽略。而當災難和意外來臨時,卻無法把心裡要講的愛語傳達時,來告誡青男綠女有機會的話,要把握緣分和機會來共度每一天。

不知道下一刻,我們會否有機會和身邊人說,“我愛你呢?”

好好保握每一天。

頭條新聞

作曲:側田 (On Your Mark)
作詞:方杰
編曲:Ted Lo

人也許 習慣了放縱轉眼沉睡
但看過頭條怎再睡
戰火憂慮 細菌恐懼 南極正蘊釀洪水

變數怎猜 劫數怎猜 要記得幸福的狀態
為何緊張 為何責怪 遺忘戀愛有幾偉大
武器怎猜 世界怎猜
隨時再沒有心跳 消失會很快
爭拗永不會完 怎愉快

人也許 共愛侶冷戰總會疲累
但好勝叫我不去睡
流下的淚 留下的罪 其實怨恨極無需

變數怎猜 劫數怎猜 要記得幸福的狀態
為何緊張 為何責怪 遺忘戀愛有幾偉大
看看鐘擺 來回很快
還隨意浪費分秒 光陰你怎買
將固執都於下 請儘快

變數怎猜 劫數怎猜 要記得幸福的狀態
為何緊張 為何責怪 遺忘戀愛有幾偉大
看看鐘擺 來回很快
還隨意浪費分秒 光陰你怎買
將固執都於下 請儘快



Tuesday 5 November 2013

港•食-港新美食新較量/ HK Food-Another Round of Comparision


香港美食博客認為,香港美食輸給新加坡美食。翻拍自新加坡《星期天時報》。

港的美食博客KC KOO在新加坡旅遊局的邀請下,推出了一本名為《新加坡美食天書》,書籍詳細地介紹值得去的小販攤位和小店。而他接受新加坡英文媒體時表示,香港的街邊美食輸給了新加坡美食。

點解呢?

他以香港的街邊小吃如:臭豆腐﹑咖哩魚旦正處於消失的階段,而新加坡小販在食物的品質方面,秉持著一貫的水準。

我認為,由於報章的版位有限,很多他對港新兩地美食的比較,無法地好好地闡述。但是,基於我對兩地美食的觀察,是各有千秋的。

就對點心而言,香港在蘿蔔糕方面,因為食材的關係比新加坡的略勝一籌。因為,在新加坡根本找不到帶甜味的白蘿蔔。蘭芳園式的絲襪奶茶,即使在新加坡的香港茶餐廳,加了“黑與白”牌子的淡奶,也複製不出那令很多老饕懷念的香江味道。

換成在香港吃加央麵包(Kaya),即使來一個冰火版,也少了那南洋味。啦沙還得去一趟超級市場買快熟版,來回味一番。

每個地方的美食,在地緣、歷史和人的三大因素下,勾畫出不同,並且會令人銷魂的味道(試想,末代港督彭定康為了蛋撻香,眷戀泰昌蛋撻十餘年)。而美食博客KC KOO會在這個時期,和節骨眼上拋出了“香港美食輸給獅城美食”的言論,好比梁文道在今年七月新加坡演講時說出,新加坡小販文化會消亡,以及名嘴蔡瀾道出,新加坡食物難吃得要死的理論一樣,一群美食文化人對於新港兩地的美食,抱著“愛之深,恨之切”的情操。

如果,一個人不愛他或她所處的城市,熱衷於這城市的一切,是不會道出這一類的言論。民以食為天,這恆古都存在的民間哲學,不會因為時間的推進而改變。

新加坡和香港的美食,還會繼續地精彩下去。兩地的文化人,還會擦出精彩的火花。

這是我個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