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事事講究效率與快速的時代,如果能夠找到售賣老味道食品的小食店,或餐館算是一件'三生有幸'的事。新加坡是如此,更何況是步伐更快的香港?
所以,我捧著有'香港仔'之稱的吳家輝(Parro Ng)所著的《香港老味道》的時候,讀了幾篇文章之後,我,動容了。
怎麼說呢?
經過他介紹,那五十間經得起在“香港時光”下洗禮的個性店鋪,都以個別的香江人和香港故事,來呈獻五十部不一樣的“香港食貨記”。每一本迷你“食貨記”,帶出了香港在過去的半個世紀,或是更久的時光的不同面貌,以及在物換星移的年代,能夠抵得過業主無情的加租,而聳立於香江的“好得意”店鋪。
而在另一方面,身為道地“香港仔”的吳家輝,以他對香港的愛,對那從年少時代所培養的味蕾,他以時很尖銳,時很動情,又有很風趣的“鍵盤觸覺”地勾劃出,為何這五十間店舖是值得海外華僑,掏出時間和金錢,來香港探訪老味道食品的原因。
台灣作家粟子是以台灣人的視覺和幽默來介紹香港美食,而原籍新加坡的蔡瀾則以堅決某種作菜的原則,來介紹香江饗宴。吳家輝則是以“香港心,香江情”的手法,來端出一道道的“老味”。舉一個書中的例子,他在香港成長,成年時到台灣發展不順,卻因為懷念香港的美食,選擇放棄當偶像的包袱,而回到香港。他下飛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位於香港島西環的坤記煲仔小菜,吃上一頓“煲仔飯”(即:瓦煲飯)。如果一個人不對他生長的土地和城市,有這麼深厚的愛慕,哪裡會有這種舉動呢?
這本書籍讓我重新審視了香港老味道,我對香港美食的視野,不再局限於某一區的地道食品,不再眷戀於某家連鎖茶餐廳的'燒味',而是嘗試以香港人的心情,去體會作者介紹這些美食時所運用的嗅覺、聽覺和味覺等層次。
如果說粟子的《平民風在地味---我的香港私路線》,是以“粟氏幽默”來開啟我用好玩的視野來“玩轉”香港,那麼吳家輝的“香港真性情”,以他真摯的“鍵盤鋒”提升我對欣賞香港老味道的level。
《香港老味道:港仔的巷弄秘店50+》
作者:吳家輝
出版:台灣墨刻/ 2012年11月
吳家輝粉絲團:www.facebook.com/parrong
場外話:順便預告一下,吳家輝將在今晚11點至凌晨12點之間,上鳳凰衛視的URadio電台節目,“BenFan.Com”。有興趣收聽的朋友,請到這個網址收聽。
http://uradio.ifeng.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