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歡迎。

Welcome. Let us remember the Hong Kong of yesterday and today. 歡迎。讓我們一起記住昨日和今日的香港。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isappearingHongKong
Please like!

Saturday, 25 January 2014

一周港回顧之罪與佛/ Hong Kong Weekly Highlights- Sins And Buddha


照片來源:香港蘋果日報

一周的香港流行文化,玩二次創作與佛。

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為何扯在一起?

原來,香港網友對於中國佛教年輕僧侶,釋道心於幾年前發行的佛教流行歌曲專輯,進行了惡搞。他們把香港這二十幾年的粵語流行曲,再填上了歌詞,並且配上原歌曲的MV,甚至港產片裡的經典《西遊記》的畫面,勾畫出獨樹一格的二次創作。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類似如《你的名字,我的法事》、《忘情釋迦舞》、 《BUDDHA CALIFORNIA》 的歌曲就出現在浩瀚無際的坲遠網絡世界。

而上Youtube去搜查一下,目前惡搞kuso佛教思想的歌曲已經達到二十多首。可以解讀的事,香港網友乘北京當局還沒有把網絡和新媒體進行審查之前,盡情地發揮他們的創意,讓他們的創作能夠留下數碼的足跡。




而另外,代表了日本和香港結合體的流行快速吃文化的香港版“出前一丁”,日前被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水貨客視為極品,被一箱箱地運回大陸。中國民眾在大陸無法解決尾大不掉的食品危機上,頻頻向香港伸出“魔手”(本土港派專用詞)。 “出前一丁”是繼奶粉和益多後,另一個可能引起熱烈討論的食品。


香港在1970年代經濟起飛後,日本的快熟面傳進香港,成為在那個年代成長的港人的共同回憶。現在,這款麵食被一箱箱地運回中國,也意味著香港人的流行吃文化主權,歸中國大陸所有。







Tuesday, 21 January 2014

港新大不同之地鐵淺談篇/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Reliable And Unreliable Subways



天新加坡地鐵公司(SMRT)的一趟穿行南北線列車,在早上上班高峰期發生延誤,導致多達一萬九千名乘客受影響。這一次事故事件,導致獅城民眾和網民,把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會在上週四宣布,把公交費用上調3%的不受歡迎措施聯在一起,說費用上漲卻無法解決地鐵事故頻頻發生,是否公道嗎?

無獨有偶的是,新加坡英文報章《海峽時報》屬下的媒體電視,剃刀電視(Razor TV),在半年前曾經來到香港,比較兼了解香港地鐵(MTR)為何在多方面比新加坡地鐵來得好。

在以下的視頻當中,該名記者選了周五下班高峰期,從港島的中環站乘搭港鐵到九龍的旺角站。他把他的所見所聞,剪輯成了兩部長達九分多鐘的新聞片斷。而視頻把港鐵有效地運輸乘客,把他們開速送到目的地的事實,呈獻於世人的眼前。

看到這,我真的希望新加坡SMRT真的要向香港看齊。如果SMRT真的能像港鐵一樣,把繁忙時間的等候間隔從現有的三分鐘縮短為一分鐘,“成日”不要出故障,學港鐵那樣年年加價,倒是無所謂。最重要,如果新加坡要學香港那樣,把公眾無私家車化設定為最重要的目標的話,地鐵的高效率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話不多說,先看視頻來回味港鐵體驗吧。




新加坡地鐵最新故障新聞(英語):

Monday, 20 January 2014

港•書籍-書籍報到/ HK Books- New Kids On The Block

左為修訂版,右為原版。


天在開始忙著過年的時候,順道忙裡偷閒地去書局買雜誌之際,買了兩本書籍,並且為你們做簡單的介紹。

粟子的《平民風在地味我的香港私路線-全新修訂版》






讓我體驗香港平民風的台灣作家,粟子,這一回把出版過的資料重新整理,讓不想看千遍一律香港旅遊書籍的我們,有了多一個選擇。

初翻體驗:修訂版比出版來得大D一些,排版比較順眼些。但是,內容如何呢?希望,還能保留作者原有的喜感。



林奕華的《是「輪流傳」不是「輪流轉」-香港電視劇的流水落花春去也》


曾經為無線和麗的電視編劇的林奕華,這回把一代在香港經濟起飛時候的港人,帶回到1970年代的魅力年代,也讓世人了解為何香港無線的連續劇,在邵氏慢慢退下電影舞台時,能夠以電視劇的王者姿態,在全球華社聚集的城市,虜獲海外華僑的心,也讓我在多年之後,醉心於欣賞和研究1970至1990年代的港劇。


過年有港書籍看咯。

Saturday, 18 January 2014

一周港回顧之超級CY689/ Hong Kong Week Review- Super CY 689 Video



這期的《一周港回顧》要分享香港網友(應該是高登派)自製的“超級CY689”短片。

熟悉香港社會新聞,以及在1980年代玩電玩長大的讀者,對於這段影片不僅感到陌生,而且會對裡面的“名場面”(日本動漫ACG用語)會笑出來。

雖然這幾年,香港社會裡的小部分團體和人士,想盡辦法杜絕“惡搞”和“第二次創作”,但是面對社會上的種種不公事情,總要有個抒發管道來瀉悶氣。香港已經沒有了類似台灣《全民大悶鍋》的社會寫實諷刺節目,唯獨靠這班高登網友來娛樂娛樂大家。

總歸一句,看了之後,笑笑就好。笑玩之後,繼續上路過生活。

你們說,對嗎?


Thursday, 16 January 2014

港樂•經典台-《戰鬥男孩》(葉富生)/ HK Pop Classics- Boy Of Battle (Yip Fuk Sheng)



近在收集有關香港和日本的文化關聯的資料時,發覺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香港和日本科幻動畫經典之一的《機動戰士高達》扯上了關係,是一部在1994年製作,以向香港流行文化致敬的《機動武鬥傳G高達》。動畫片裡頭,穿插了五首廣東歌曲來承托劇情。

意外吧?貴為文化國的日本,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以華族居多的香港和香港流行文化,推出了很熱血的動畫片劇集。

以下介紹的粵語歌曲,是動畫片裡出現過的《戰鬥男兒》,MV畫面因為年代較久遠的關係,有點殘舊,希望你們不見怪。

我還在研究這部劇集的香港文化元素,有機會會推出相關的文章。

《戰鬥男孩》

作曲:前田克樹 
編曲:岸村正實 
作詞:韋然 
主唱:葉富生

如若這天崩潰 全力托不准塌下
承受千噸重量 沉著擔起責任

雷電閃出的亮光 燃亮著光輝正義
誰若要阻我路 人就要擊退他

爭取勝利 男兒像猛虎勇毅
必須勝利 憑能力去闖

無退避 好漢子的心裡
滿懷希望 逆途不怕
戰士們 你必需取到勝利 堅毅如盤石
掃蕩邪惡 當力求勝利

新一派 東方不敗 王者之風
全新招式 石破天驚
看招!血染東方一片紅

雷電閃出的猛火 燃亮著光輝正義
誰若要阻我路 人就要擊退他

爭取勝利 男兒像猛虎勇毅
必須勝利 憑能力去闖

無退避 好漢子的心裡
滿懷希望 逆途不怕
戰士們 你必需取到勝利 堅毅如盤石
掃蕩邪惡 當力求勝利

爭取勝利 男兒像猛虎勇毅
必須勝利 憑能力去闖

無退避 好漢子的心裡
滿懷希望 逆途不怕
戰士們 你必需取到勝利 堅毅如盤石

掃蕩邪惡 當力求勝利

Wednesday, 8 January 2014

港人消失篇-邵逸夫(1907-2014)/ Disappeared Hong Konger- Run Run Shaw (1907-2014)



“香港才子”之稱的陶傑,日前替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有關邵逸夫爵士和邵氏電影的文章,提到一段中國電影在“國共內戰”之後,如何從香港出發,邁向世界的華僑居聚地的“百年香火”,以及一段不是香港人也不會知道的“左派批邵氏電影”文化史。

而我很認同他的文章提到的論點,並且能夠和他在文章裡提到的,在戲院感受“原來邵氏電影也可以這麼拍”的共鳴。因為,我在十餘年前在戲院看《愛奴新傳》的感觸,也和他當年觀看張徹執導的《拳皇》一樣,感受到電影前輩們對電影娛樂大眾的理念就該如此的快捷利落。

我不能確定香港影壇盛行的“平﹑靚﹑正”理念,是否源自邵氏的片場時代,但是無可否認的,港產片的基石大部分來自這位電影文化商人。而“娛樂優先,教育第二”的理念也從邵氏延伸至無線電視。而他的離開,也印證了陶傑在文章尾段所提到的,“他帶走了的豈止是中國電影的長卷,更是百年香火和一代風流。”

君子已走,只剩後人無限思念。與各位分享,我認為最貼近我思維的文章。

百年光影 一代風流

文:陶傑

影視大亨邵逸夫爵士逝世,帶走了中國電影史的滄桑百年。

邵逸夫家族早年在上海經營電影生意,幾乎與中國電影之父黎民偉同步齊名。邵爵士的兄長邵醉翁創立的「天一」公司,一早就確定市場路線,認定電影是供大眾娛樂的商品。天一公司製作的電影,以武俠和神怪題材為主。尤其《火燒紅蓮寺》片集,更開創武俠片先河。上海是電影文藝基地,三十年代為共產黨影響滲透,攝製了許多「揭露資本主義半殖民地上海陰暗面」的產品,邵氏的前身「天一」,堅持商業第一,「教育人民群眾」第二,與上海的文藝主流不同。此一強烈的市場意識,不但造就了邵爵士成為商業奇才,而且後來上海六大公司聯營壟斷,年輕的邵逸夫隻身到南洋開拓新市場,更令邵爵士晉身為國際影業聞人。

邵氏公司對中國電影的貢獻,是一九四九年大陸變色,中國電影香火中斷,邵爵士從上海和南洋轉戰香港,在殖民地的泥土,為中國電影的命脈生機另行接枝。跟隨邵氏來香港的還有一批京滬知識分子編劇家和導演,由於大批大陸難民湧來香港,國語片有了市場,邵氏電影公司承接了中國電影文藝的香火,在香港復興黃梅戲,一齣《梁山伯與祝英台》,無論音樂、美工、唱功皆臻上乘。還有許多以家庭倫理為主題的溫情小品。中國導演岳楓、陶秦、李翰祥,託庇了邵氏這棵大樹,當毛澤東把所謂「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在大陸一概打為「毒草」,邵逸夫爵士當了一位勤懇的園丁,把中國電影灌溉成林。

其間經歷了許多挑戰和變故。南洋世家陸運濤也來香港成立「電懋」,對邵氏形成競爭。一九六四年,陸運濤在台灣墜機身故,邵爵士的運氣好,差點也搭上了同一班機。導演李翰祥和張徹都先後出走,自己當起老闆,但電影生意難做,文人經商,先後失敗,只有嘉禾的鄒文懷先生成功。更見邵逸夫爵士的眼光和韌力。
我無緣認識這位影業鉅子,只是一名小觀眾。我很小的時候,在左派學校讀書。左派的報紙時時大罵邵氏的出品色情加暴力、荼毒青少年,左派學校嚴禁學生看邵氏的電影,只准看「愛國」的長城和鳳凰產品。我看的第一齣邵氏電影是張徹的《拳皇》,很驚訝電影竟然可以這樣子拍、明快的剪接、躍動的鏡頭、邵氏的出品為我開了眼界。以後李翰祥的風月系列,更是中國北方民間文化的一座寶庫。然後是《瀛台泣血》和《傾國傾城》,一個活潑、優雅而古老的中國在邵氏的銀幕上重生了。邵氏的產品,七十年代轉型,改以粵語為主,雖然一度也「很黃很暴力」,但都反映社會現實,觀眾只要心智成熟,一點也沒有問題,記錄了香港「百花齊放」的十年歲月。邵逸夫爵士真是一位商業奇才,眼光準、腦筋轉得快,除了放走了一位李小龍,在深圳河以南的殖民地,在殖民地以外的台灣和南洋,邵逸夫爵士贏得了整個世界。

華語電影無數人才,不論台前幕後,幾乎都跟邵爵士的事業有一點淵源,都是邵氏這棵大樹的種子。當年的邵氏,在香港紮根成長,因為香港是全球華人社會最自由的地方。大陸正在鬧「文革」,台灣戒嚴,華語電影在香港之外,不是政治宣傳的工具,就是在審查之下,不准這樣,不許那樣,了無生氣,奄奄一息。只有邵氏的電影自由自在,對人性中的情慾、暴力、貪婪、仇恨,一切直話直說。邵爵士非常了解華人社會的教育程度和修養水準,絕不玩弄深奧清高,每一齣戲都為華人市場的需求計算精確,今日看來,許多備受道學家抨擊的產品,即使拳頭和枕頭,貴在坦率和真樸,比起今日許多華語片,一點也不失色,而且成為香港人趣味的社會紀錄。

邵爵士逝世,評論這位傑出的華人,應該由追隨過他的人來憶述,邵先生締造的時代,是二十世紀一個動盪的百年,邵爵士經歷了戰火連天、餓殍遍地的憂患,一生都富貴長壽,而且對名利看得淡,真是三生修來的洪福。

上一代中國的事業家,蘇浙水清木秀,都富有君子的修養和胸襟,一點也不囂霸驕狂。邵爵士曾自述風流,但絕不下流,他帶走了的豈止是中國電影的長卷,更是百年香火和一代風流。

文章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08/18584012

陶傑小檔案
生於1958年8月17日,是香港作家和傳媒人。出版多部書籍描述香港社會,最近執導電影《愛.尋.迷》。

一代香港影視巨人:邵逸夫/ The Great Sir Run Run Shaw


實說,我也是知道邵逸夫爵士的離去是時間上的問題。但是,和大家一齊接到噩耗的時候,難免感到失落。

在十六年開始為新加坡的華語學生報摘寫影評的時候,通過周星馳主演的《濟公》一片,知道有邵氏這個老牌的電影製片廠。那時的我,了解無線TVB的連續劇比邵氏的電影來得多。



在大學時期主修博雅兼大眾傳媒課程時,新加坡的講師們很喜歡把“六叔”以及其弟弟,邵仁枚的英文名,Run Run 以及Runme拿來開玩笑。我們華族學生笑,其他族群笑得更大聲。



當邵氏和天映聯手推出數碼修復電影時,我和同班同學更是雀躍萬分。每當新加坡的電影節推出“邵氏經典電影環節”時,無論是修復或未修復的片子,都會買票觀賞。第一次在大銀幕看《愛奴新傳》時,深深感覺那個時代的電影厂老闆的大膽。



而閱讀《香港中的「中國」邵氏電影》一書時,能夠更深刻地去理解,貴為上海籍的電影文化商人的邵爵士,在國共內戰後,成功地在香港以及海外華僑的地方,塑造了「中國」的形象,讓很多中國失去的美好文化傳承下來。也把香港在二戰後的近四十年的光陰,建立了“東方好萊塢”美譽的電影制度,並且把這個制度帶進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至於電視劇,我會日後詳盡地講述。



現在回想起來,為了尋找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足跡,偶然進入了邵逸夫和邵仁枚大樓,算是朝拜了我心目中的影業大亨的舉動吧。

而巨人離開之後,無線和香港的電視圈何去何從?這個不僅我去探索,每一位喜歡港劇和港產片的愛好者,也該思索的問題。


邵逸夫爵士,一路走好。

Monday, 6 January 2014

《南海十三郎》舞台劇新加坡場/ Hong Kong Theatrical Drama "The Mad Phoenix" Coming To Singapore


述香港一代編劇家的江譽鏐一生的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即將在2月28日至3月1日於新加坡公演。小弟我想去看,但是沒人陪,有可能會“獨尋醉”了。

而《南海十三郎》被杜國威老師改編為舞台劇後,先後在1997年被拍成電影,然後在1999年拍成連續劇,也是廣受好評。而試驗舞台劇版的謝君豪,更憑其南海十三郎一角,在1997年奪下第34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殊榮。

讀了他簡歷,就讓我想起了以下的這段話:

“心聲淚影女兒香 燕歸何處覓殘塘

 紅銷夜盜寒江雪 癡人正是十三郎”

舞台劇《南海十三郎》新加坡站
日期:2014年2月28日和3月1日
時間:晚上8點(28日和1日),下午3點(1​​日)
地點:新加坡加冷劇院
網址:http://www.sistic.com.sg/events/phoenix0214?cid=phoenix06jan

《南海十三郎》舞台剧新加坡版预告

《南海十三郎》電影版預告

ATV劇集 《南海十三郎》主題曲 一個信念 主唱:葉振棠


港•影-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賀歲片:摩登保鏢(1981年)/HK Films-Security Unlimited (1981)

《摩登保鏢》藍光碟封面
屬時期的香港出產了多部賀歲電影,許多部是陪伴了很多1970至1980年後長大的觀眾,度過長達二十年農曆年歲月。

而一般上認為,由有“香港之子”美譽的許冠傑,連同麥嘉和張艾嘉主演的《最佳拍檔》(1982)是港產賀歲片的始祖。其實,如果把“許氏三兄弟”(冠文、冠英和冠傑)在一年前拍攝的《摩登保鏢》算在內,這部電影是華人世界電影中(包括中國﹑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賀歲片的'啟蒙老師'。

《摩》開始在1981年1月30日放映,3月7日後下畫,收錄了1千7百76萬港幣的票房,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細看電影裡,不難發覺裡頭詼諧有趣畫面﹐加上“許氏三兄弟”的號召力,以及香港經濟在蓬勃的1970年代後,邁入富裕的1980年代,很多香港人會去電影院觀看電影。也不要忘記了,1980年代初期,老牌電影公司邵氏開始慢慢放棄電影製作,轉頭專注於電視製作,嘉禾、新藝寶等電影攝製公司分割邵氏以往以國語電影為主的電影地盤。

雖然《摩》在香港票房創下輝煌的成績,但是三兄弟過後各自發展,直到1990年三兄弟再聚頭合拍《新半斤八兩》。

以下是當年電影裡的預告片以及由許冠傑主唱的同名電影主題曲,讓我們一起緬懷那些年,我們一起看的港產賀歲電影。




Sunday, 5 January 2014

一周港回顧:香港電影的“百人斬”-周潤發/ HK Review This Week: Chow Yun Fatt Body Kill



國商業兼娛樂新聞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 ,報導了並且引進網站MovieBodyCounts裡的數據,公佈了東西方影壇演員在銀幕上的殺人數目。我們的“小Mark哥”,周潤發以“殺了”295人的總數,排名第二位。

這則趣味新聞讓我去深入研究,發現了MovieBodyCounts舉列了發哥主演的五部電影裡面,《英雄本色》、《英雄本色2》、《縱橫四海》、 《辣手神探》和《喋血雙雄》均全部是吳宇森執導的作品。吳宇森的男人電影裡的暴力美學場面,深受他的恩師,張徹的影響。如果各位有看過已故張徹的電影的話,都會覺得香港電影裡的“暴力美”源自他的百多部電影。

而美國有一位網友,把過去三十年的動作電影裡的死亡人數整理,並且把它們剪輯出來,以供各位對這種另類的電影欄目,拿來欣賞。

特地選了以上網友的五部傑作,讓各位了解我們的銀幕發哥,如何在1980至1990年代期間的港產片裡,殺了多少人。

相關網址:










Wednesday, 1 January 2014

新年.新世界.香港除夕倒數 2014/ New Year New World Hong Kong Countdown to 2014



位讀者,你們的跨年倒數活動過的怎麼樣?

看了兩個有關跨年倒數煙火視頻之後,忽然有了明年除夕想到,這顆素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城市,出席跨年倒數的願望,親自感受一下國外慶跨年,是如何的不一樣。

好了,獻上我認為是不錯的視頻,讓我們一起重溫昨夜的煙花秀。

祝你們新的一年,一切順利。

Hello everyone, how's your New Year's Eve countdown festivities?

As I watched 2 of the videos, I do have this dream to try and have a taste on how is it like to spend the New Year at this city which have this beautiful name, "Pearl of the Orient".

Maybe I shall allocate time and budget to try it.

Below are the 2 videos I believe it is good. Be it in terms of video quality and camerawork, for all to remember the night before.


Have a blessed 2014.